服務
客戶案例
研究
產品
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我們 > 中略洞察 > 國企改革〡國企改革深水突圍:化解過剩產能將排在首位

國企改革〡國企改革深水突圍:化解過剩產能將排在首位

時間:2016-9-26 17:5:15  瀏覽數:3938

  中略導讀:近兩三個月以來,國企改革布局明顯提速。國企改革已進入深水突圍期:化解過剩產能將排在首位下一步,隨著相關配套文件的落地,預計在推動國企兼并重組、化解產能過剩、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商業(yè)類國企整體上市等方面將會取得實質性突破。

  繼南北車合并、中冶與五礦合并之后,中國兩大龍頭鋼鐵央企,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重組之旅開啟。

  業(yè)內普遍認為,寶鋼武鋼的聯姻,可視作近年來中國鋼鐵行業(yè)最大規(guī)模的重組事件,意味著國企改革概念股將輪番啟動,也意味著國企改革已在深水區(qū)突進。

  寶鋼和武鋼的重組過程,必然面臨諸多曲折和難題, 新一輪國企改革到了一個轉折關頭,更棘手、更糾結的難題等待突圍。

  近兩三個月以來,整個國企改革布局明顯提速。下一步,隨著相關配套文件的落地,預計在推動國企兼并重組、化解產能過剩、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商業(yè)類國企整體上市等方面將會取得實質性突破。

  改革正提速

  6月30日,受國務院委托,履新不足半年的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作了關于國有資產管理與體制改革情況的報告,其中列舉出了一系列國資國企改革的"成果":在制度設計方面,2015年9月頒布了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1+N"頂層設計中的"1"——《關于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指導意見》,其后又出臺了13個專項改革意見或方案;在行政審批方面,取消下放了21項監(jiān)管事項,宣布廢止和失效33件規(guī)范性文件;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在85家央企集團層面建立了規(guī)范董事會,在寶鋼集團、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等5家央企開展了落實董事會選聘高級管理人員、業(yè)績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職權試點,采取市場化方式選聘了1名總經理和13名副總經理;在央企整合重組方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總數已經從2012年底的115家縮減至目前的106家……

  從目前的進展來看,下一步國企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已經基本明朗。7月以來,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企業(yè)國有資產交易監(jiān)督管理辦法》、《關于推動中央企業(yè)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等3份國企改革配套文件,還公布了第二批央企改革試點名單,明確將選擇誠通集團、中國國新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選擇神華集團、寶鋼、武鋼、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7家央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選擇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3對央企開展整合重組試點。同時還在中國節(jié)能、中國建材、國藥集團、新興際華集團(7.800, -0.12, -1.52%)4家央企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等。

  多位國資國企改革專家都作出這樣的分析,下一步國企改革的重點將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密相關,而且會將化解國企過剩產能、處置"僵尸"國企,排在整個國企改革的首位。

 "混改"難題

  混合所有制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核心所在,同時也是痛點所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首次提出"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同時還明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資本等交叉融合、相互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公共資產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表示,新一輪國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針對的是國企中的大型、特大型國有企業(yè),全國總計大約有3萬多家。下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應該借鑒2003年-2008年的國企改革,在這輪國企改革中,完成了對10萬多家中小型國有企業(yè)的股份制改革,其中就包括員工持股、管理層持股等政策。證券市場上2004年開設的中小板、2009年的創(chuàng)業(yè)板、2013年的新三板,其實就是上一輪國企改革的成果。

  文宗瑜認為,從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資委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名義推進的審批權下放、董事會授權、高管限薪等一系列改革,還只是國有企業(y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并沒有涉及到產權制度改革問題,沒有涉及到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所以也就很難稱之為混合所有制改革。

  《關于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對國企有商業(yè)和公益兩大分類。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yè)監(jiān)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商業(yè)類國企原則上都要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實現股權多元化,并著力推進整體上市。因此,整體上市應成為推進國有企業(y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著力點。對于影響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多種因素,季曉南說,政府部門有對可能違法違紀的擔憂,擔心落下貪污受賄罪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寧愿國資間合作肉爛在鍋里。

  圍繞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爭議,現在民營企業(yè)家對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普遍心存顧慮,擔心成為國企的附庸。民營企業(yè)家們對于入股國企,都變得相當謹慎。

  對于如何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除了認為應該在國企母公司、集團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文宗瑜還有兩點建議,一是積極探索如何實現削減產能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接,對混合所有制改革與重組相整合;二是相關部門盡快明確壟斷領域有序對民資開放的實際原則和推進路徑,以及壟斷領域發(fā)展混合所有制企業(yè)國有股持股比例的設計。

  長期以來,國內理論界和學術界存在一種誤區(qū),認為國資國企改革就是"瓜分國資的盛宴",國企所在領域對外開放必然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事實上,現在國企的壟斷經營、經營不善、產能過剩、效益低下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才會給國有經濟甚至國民經濟帶來更大損失。相關體制不健全、監(jiān)管缺位、主觀故意才是國資流失的根源。因此,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關鍵不是限制國企所在領域對民資外資開放,而是要通過不斷完善會計制度、健全法律體系、加強內部監(jiān)管來做對國有資產流失的有效防范。

  對于如何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等專家的看法是,現在各方面對混合所有制改革還缺乏共識,存在較大爭議,因此首先需要"正本清源"。所謂"正本清源",就是要從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對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的一些基本判斷、一些目標、一些措施,來找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這樣才能有效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去產能急迫

  國家發(fā)改委8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國已累計退出煤炭產能9500多萬噸,完成全年任務的38%;累計退出鋼鐵產能2100多萬噸,完成全年任務量的47%?,F在2016年已經過半,由此可以看出,下半年全國去產能情況不容樂觀。

  據前述接近國資委專家介紹,現在整個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yè)里面,主要是央企和地方國企唱主角,而其中又以壟斷性央企最為嚴重。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現在壟斷性央企對去產能積極性偏低,主要還是國企的體制機制過于僵化,這就需要盡快加大國企,尤其是央企的改革力度,加快去產能、處置"僵尸企業(yè)"步伐,否則產能過剩問題將會更加嚴峻。

  國家信息中心正在跟蹤調查各省市的去產能情況,據該中心預測部肖若石博士介紹,鋼鐵、煤炭等行業(yè)的去產能、處置"僵尸企業(yè)"問題,在東北三省范圍內尤為突出。

  東北央企在去產能中,還面臨如何處置"僵尸企業(yè)"的問題?,F在僅僅是遼寧省內,無資產、無生產、無償債能力的"三無僵尸企業(yè)"就高達830余家,涉及企業(yè)職工16.5萬余人。在東北這種過去采取重工業(yè)化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的地區(qū),普遍存在金融抑制問題,隨著國企、央企僵尸化的現象日益嚴重,政府選擇用補貼和銀行貸款去維持"僵尸央企",已經不僅是扭曲資源配置,而且是在白白消耗資源、浪費資源。

  現在東北地區(qū)處置"僵尸央企"的難度要遠遠大于其他地區(qū),主要是因為"僵尸央企"已經尾大不掉,這些央企不僅是地區(qū)經濟的支柱,還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職能,一旦關停并轉這些"僵尸央企",將需要付出較高的改革成本。前述接近國資委專家分析表示,不加快國企改革、不改變經濟結構,東北經濟必然是死路一條。

  肖若石說,東北在去年就開始落實鋼鐵、煤炭央企去產能。在東北的特大型央企中,去年大慶油田減少原油生產近150萬噸、鞍鋼減產276萬噸,其他央企也開始有計劃地減產,今年也還在加大去產能力度。但供給側改革是一個長期任務,化解過剩產能也不能一蹴而就,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預計東北央企還需要較為漫長的轉型時間,才可能徹底擺脫艱難困境。

  前述接近國資委專家分析表示,在7月下旬國務院出臺《關于推動中央企業(yè)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的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也明確要求全面落實"三去一補一降"——"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而在這份"指導意見"中,已經明確將下一個階段的國企改革重點對準了央企的"結構調整與重組",還重點提出"四個一批"——"鞏固加強一批、創(chuàng)新發(fā)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等,其中的后兩個一批,也即"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主要就是針對煤炭、鋼鐵等類行業(yè)的過剩企業(yè)和"僵尸企業(yè)"。

  對于下一步央企化解過剩產能的目標任務,國資委在7月14日公布的下半年工作主要措施中已經明確:從今年開始,計劃用五年時間壓減央企鋼鐵、煤炭現有產能的15%左右,其中,2016年中央企業(yè)要壓減鋼鐵產能719萬噸,壓減煤炭產能3182萬噸,使專業(yè)鋼鐵、煤炭企業(yè)做強做優(yōu)做大,電煤一體化企業(yè)資源優(yōu)化配置,其他涉鋼、涉煤企業(yè)原則上退出鋼鐵、煤炭行業(yè)。

  8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對鋼鐵、煤炭行業(yè)化解過剩產能將開展專項督查,此外,國家發(fā)改委、工信部、環(huán)保部等部委也多次召開相關去產能會議,一定程度上集中針對的是央企。

  職工安置之策

  許善達認為,下一步央企、國企去產能、處置"僵尸企業(yè)",最大的困難是解決分流職工的安置問題。

  今年3月,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透露,在針對鋼鐵、煤炭兩大行業(yè)去產能過程中,至少要涉及到180萬人的分流安置,這其中包括130萬煤礦系統人員、50萬鋼鐵系統人員。實際上,自去年以來,東北就開始在鞍鋼、武鋼、攀鋼、龍煤、大慶油田等國企中推行去產能。在去產能第一階段,武鋼約有5萬員工、鞍鋼約有6萬員工、龍煤約有10萬員工需要分流安置。河北省方面的預測是,2017年該省化解過剩產能將涉及54.7萬人。這種動輒數萬、數十萬人的分流安置任務,對一個企業(yè)或地區(qū)來說,壓力之大,顯而易見。

  這次對國企的去產能并不只涉及鋼鐵和煤炭行業(yè),在水泥、造船、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yè),國企同樣也面臨著去產能任務。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去年全國水泥熟料產能約為18.1億噸,產能利用率僅為67%。還有10個省的水泥產能利用率是低于全國的產能利用率,其中山西、新疆、內蒙古、遼寧、河北五省的產能利用率均小于50%。據此,有專家通過核算得出結論,在去產能階段,水泥、造船、電解鋁和平板玻璃等4個行業(yè),也會約有120萬人需要轉崗分流。結合人社部之前公布的鋼鐵、煤炭擬裁180萬人員,這樣核算下來,僅僅是化解落后產能,就有約300萬國企員工要面臨轉崗分流。

  許善達表示,對央企、國企的去產能,不僅是去過剩產能,同時也還要提高優(yōu)質產能的市場競爭力。而優(yōu)質產能要占據市場競爭優(yōu)勢,必須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周放生表示,在1998年開始的那一輪國企改革中,其實有一些地方已經探索用"改制分流"替代"下崗分流"。

  "下崗分流"與"改制分流"的區(qū)別在哪兒呢?周放生打了個比方:假如一條船上的人太多了,要沉了,必須要減一些人才不會沉船, "下崗分流"的辦法是,給下崗員工每人一個救生衣,讓下海自己游,而"改制分流"則是從大船上把舢板放下去,讓員工在舢板上劃船,借舢板逃生。"只要舢板不翻,員工就有保障。"周放生表示。

  "十三五"期間,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主線,而國企改革實質性推進則是改革之重。國企改革如果真能從"管企業(yè)"的"漩渦"中突圍,則能找到國企新生之路。

  (文章來源:財經雜志)

本文地址:http://800690.com/newsview.asp?id=165,轉載請注明出處。

修改時間:2023-11-28 15:12:30